第(1/3)页 大宁。 自从封地真正的主人驾临后,这座古城重新焕发出生机。 无论是辛苦耕种的汉人,还是策马放牧的蒙人,亦或是金发碧眼的弗朗吉人。 在这座城池,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。 与半年之前的萧条相比,如今的大宁城变得相当热闹。 商队满载货物,前往南方诸省的则是售卖冰。 销往全国各地的,则是琉璃宝器。 这些人造珠宝,雍容华贵,实则造价低廉。 而大宁之地,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纺织厂。 不少百姓,在农闲之时,都会选择进厂劳作。 宁王殿下可谓是大善人,不仅工钱日结,还会包三顿饭。 掌管工厂的夏原吉大人,口碑则没有殿下那般好。 这人总是精打细算,小气得很! 与他相提并论的,则是一位姓杨的大人。 听人说,杨大人竟然能在夏大人手中骗得了六文钱。 不得不令人佩服! 燕王朱棣初到此城,身边陪伴着道衍和尚,以及名将张玉。 自从在乃儿不花身上,得知宁王军队的火器威力后,朱棣果断前来置办火器。 “十七弟,果然厉害。半年光景,便让秦王与晋王的手笔付之东流。” 燕王冷笑道:“还是本王聪明,事先征走了兵源!”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,口诵佛号道:“宁王唯有小谋,缺乏大智,焉能与殿下相提并论?” 朱棣闻言,笑骂道:“老和尚,没想到你也会拍马屁!” 张玉心生向往,他是草原降将,能看到族人在大宁安居乐业,心中自然为之开心。 “火器装填费时费力,如若操控不得当,更会炸伤自己。” 朱棣笑道:“乃儿不花却说,十七弟的火器威力强,射程远,射速快!本王很是好奇!” 明军大规模使用火器不假,可多数战争,还是要用刀剑坚决问题。 像宁王这般的火器神将,属实不常见。 “殿下亲自前来,宁王定会和盘托出!如今,您才是北伐统帅。” 道衍和尚奉承道:“只需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说这都是为了北伐,宁王焉能拒绝?” 张玉目瞪口呆,谁能想到老和尚这般耍赖。 宁王身为主帅之时,可没有擅自调动其他藩王的部队。 “好,就依老和尚之言!走,随本王去宁王府!” 朱棣轻抚胡须,看到这座大宁城,如若再过一年,不知会发展成何等规模! 第(1/3)页